当前位置: 首页 杂谈 正文

天下奇景——牛首佛光

faq7777 |
11

牛首山,矗立在美丽富饶的银吴平原与卫宁平原之间,山脉南北走向,长约29公里,宽约9公里。两座主峰,名曰武英和文华,二峰争高,不相上下。武英峰海拔1781.5米,文华峰1677米,相距不过500米左右,一南一北,对立耸峙,之间有一狭窄山脊,像是把双峰牵手相连。双峰望之有高可插云之势,观之又如“牛首犄角”,故云“牛首山”。

但有专家考证说:“牛首山名称是由西夏牛首寺演化而来。在清初还是个俗名,到乾隆年间才在县志中列为山名。”

牛首山寺庙群分东寺庙群和西寺庙群,分属青铜峡和中宁所管。东寺庙群在青铜峡市以南20公里的地方,庙宇大多分布在山崖和幽谷中,有保安寺、睡佛洞等19座庙宇。西寺庙群在中宁县境内,枕山面河,依山而建,有滴水寺、观音殿等26座庙宇

大西天寺是牛首山寺庙群中最高的寺庙,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。它属于西寺庙群,建在牛首山北主峰——武英峰顶。大西天寺古名为牛首寺,民国重修时,改为大西天。据说,大西天的座基就是秦朝大将蒙恬派兵凿石的遗址。明代佛教盛行,当时的大西天经多次扩建,建筑美观,规模空前,有“四镇灵境,朔方名刹”之美誉。后地震损坏,虽又重建,但规模不如从前。

说大西天寺,就不能落下小西天寺。小西天寺坐落在牛首山的文华峰顶上,与大西天寺遥相对望,形成犄角状。小西天寺与大西天寺相似,规模宏大,建筑布局精美,是牛首山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寺庙。小西天寺极被人们推崇,因为这里有一个释迦牟尼于此讲经九九八十一天的传奇故事,继而被后人敬仰。

牛首山群山环抱,群峰争高,连绵起伏。主峰面南,三面临崖,一面靠水。站立于峰顶,三面峭壁悬崖眼前立,脚下万丈深渊不见底,惊险刺激。

无畏者可在高处抒发壮志凌云,胆小者也可纵情大喊,让山之雄伟为其平添一些勇气。

若在睛空之日,抬眼望去,东至吴忠、灵武,北至青铜峡、永宁,西至中宁、中卫,塞上千里景色尽收眼底。

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″正是这灵山秀水,造就了一个大自然十分罕见的独特奇观 —牛首佛光。

牛首佛光并不多见,古书上有记载,但是今人发现牛首佛光是在20世纪80年代。其形成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。

出现奇观的季节在4至8月份。日落前一小时左右,空中有要再形成时,如果站在牛首山上鸟瞰黄河,便会见到奇观,约一刻钟后消失。

牛首佛光显现时, 多呈三种形态:

一是连接东西两岸的正河和汉河中,形成一条几十米宽的金黄色光带,如同黄i河上架起了一座金桥,熠熠生辉;有时还反射出强烈的金光 , 把牛首山西麓十多平方千米的山 在照得异常 明亮。

二是河水中有正品字形或倒品字形的三个太阳影的映象, 如金盘入水。有时影像颜色不同,似乎隐含着释迦牟居口他的左右期寺需手的身影。1985年6月, 一个日本考察组在青铜峡水库区考察黄河时,在山上等候了一周时间,拍摄到了品字形的太阳景象照片,还贈送中宁宣传部一张。

三是河水中有时出现一长串串太阳影象,像一串彩灯落入水中;有时河水晃动, 又似碎金闪射, 或金蛇逞威; 有时又是一片光团散彩, 売如天女散花。太阳映入水中, 一般呈现光柱状。”长河落日圆”这种现象比较罕见, 尤其是太阳映到水中以正反三角形排列更是难得。

有同志根据牛首山地区的环境状况分析认为, 牛首山奇观可能是太阳经过盆地上空雾霭的作用,反映到特殊形态的黄河水面,映成各种景观所致,晴天是看不到的。

这种看法不无道理。但究竟原因何在还是个迷。

牛首山是佛家圣地,有许多神秘。明朝万历年间的«重修牛首山碑记»中,曽记載了这样的一条 “奇观”:“时而现灯河曲,天花散彩, 遇之者恒以這际难逢。”崇被六年(1633年)的«重修药王殿施茶碑记»中也记載说: “下则河放毫光,常显照应。”有一首古诗日: “地海灵光宝願。”

牛首佛光可与峨幅佛光、泰山日出、黄山云海、漢河极光等自然奇观相媲美, 同样堪称全国自然景观之最。

我登上大西天参观, 一位常年住寺师父告诉我,当他第一次见到佛光时,立即跪倒叩拜,以为佛祖要降吉祥哩。

到底是什么样子呢,都是所见之人描述,遗憾不能一睹其景。我虽然没有亲眼所见牛首佛光的罕见奇观,但是猜测着她出现时是怎样的一种美,已经异常兴奋了。而且我也知道,牛首佛光虽然是一种自然景象,但是与牛首山寺庙群联系起来,就有更多吉祥的味道了。

声明:原创文章请勿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!

faq7777 作者

不告诉你

总阅读量: 2686341004 文章数: 75 总喜欢: 19

"天下奇景——牛首佛光" 的评论 (0)

暂无评论

发表评论